
Verdi: Rigoletto
《弄臣》(Rigoletto)是由朱塞佩·威尔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剧,与《茶花女》、《游唱诗人》并称为威尔第中期的三大杰作。意大利语剧本由范切斯科·皮亚威基于法国文豪维克多·雨果所作的法语戏剧《国王的弄臣》改编而成。该剧首演于1851年3月11日的威尼斯凤凰剧院。
《弄臣》是现在各大歌剧院的标准保留剧目之一。而剧中女人善变咏叹调至今依然流行,几乎是每位男高音首张个人专辑的必唱的曲目。根据美国歌剧协会的数据显示,现时《弄臣》在北美地区上演的频率,名列第九。
创作历程1850年,威尔第获威尼斯凤凰剧院委托,创作一部新歌剧。由于威尔第已经颇有名气,因此剧院给了他自由选择题材的权力。他最初打算将大仲马的喜剧《凯恩,或纷乱与天才》为蓝本,并请皮亚威对原著进行研究。但威尔第始终觉得该剧的主题缺乏足够活力。
不久以后,威尔第偶然读到维克多·雨果所作的法语戏剧《国王的弄臣》的剧本。他后来分析他的决定时说到:“这剧本包含了好几个非常有力的命题...,大而深入的主题和一个称得上戏剧史上最重要的创造人物。”
雨果的这部戏本身也饱受争议。由于有藉剧中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映射当时法王路易-菲利普一世之嫌,这部剧本在法国就无法通过政府官员的审查,因此一直被禁演。而威尔第那时所处的北意大利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,因此威尔第的创作阻力,自然就是来自奥地利派驻北义地区的审查当局。
自创作之始,威、皮二人便一直很注意奥地利当局的反应。威尔第曾在给皮亚威的信中写到:“用四条腿走遍全城,找个权贵来批准我们写《弄臣》。”在后来的通信中显示,他们两人一直处于被捕的危险中,而且他们也低估了奥地利审查当局的能力。就连凤凰剧院的秘书-古里耶摩·布伦南-向他们保证不会受到当局审查,也变成了错误见解。
1850年初夏,开始传出谣言,说奥地利审查当局将禁止《弄臣》的公演。因为他们认为雨果的原著大不敬(lese majeste),因此他们将不允许这部“有伤风化”的歌剧在威尼斯公演。
当年8月,威、皮二人退居威尔第的家乡布塞托(Busseto),继续创作,并拟定了反制审查当局的措施。而在两人和剧院的通信中,“诅咒”成了该剧的代称。但很快,奥地利审查当局内部也用了这个名称称代威尔第的新作,明显是他们的头子德·高日科夫斯基从间谍口中得知的。正是此人掌握著《弄臣》一剧的生杀大权。
皮亚威为免浪费威尔第优美的曲谱,曾设想将剧名改为《旺多姆公爵》,并把驼背的弄臣和对他的诅咒抹掉。但